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是研究反映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香港理工大学(下称“港理大”)学者开拓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发现应用,成功对全球海洋质量在过去三十年(1993至2022年)的全球变化进行直接观测,发现其间全球海平面累计上升约90毫米,海平毫米平均每年上升约3.3毫米,面上上升速度持续加快,升加升约显示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快年这一研究也进一步验证全球海洋质量是间累计上导致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因素,相关研究成果已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研究
过往,发现科学家提供卫星测高对全球海洋质量的全球长期观测来估算海平面上升速度,直至2002年“重力恢复及气候实验卫星(GRACE)”发射后,海平毫米才实现基于卫星重力测量的面上相关观测。然而此技术受制于卫星与地面站站点数量有限、升加升约卫星轨道较高,快年仅能捕捉长波重力信号,且空间分辨率低,因此难以直接应用于监测全球海洋质量变化。

研究团队采用自主研发的正向建模技术,解决卫星雷射测距技术的低空间分辨率限制,实现了对全球海洋质量变化的长期监测。 港理大土地测量及地理信息学系空间大地测量及地球科学讲座教授、土地及空间研究院核心成员陈剑利联同港理大土地测量及地理信息学系研究助理教授聂宇锋带领的研究团队,首次利用卫星雷射测距技术获得时变重力场数据,在1993年至2022年间,对全球海洋质量变化进行直接观测。

陈剑利教授(左)与聂宇锋(右)。 这次研究结果显示,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度在1993年至2022年间持续加快,累计上升约90毫米,其中约60%由海洋质量剧增造成。自2005年左右以来,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因素为全球海洋质量增加,主要源于格陵兰等地的极地冰盖及陆地冰川加速融化,占全球海洋质量总增量逾80%。
“近数十年来,气候暖化导致陆地冰川及冰盖加速融化,成为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因素。”陈剑利表示,这次研究通过精确量化全球海洋质量的增加,全面评估其对海平面变化的长期影响,并为验证耦合气候模型提供关键数据,以便有效预测未来海平面变化。
顶: 27踩: 7311
研究发现:全球海平面上升加快,三十年间累计上升约90毫米
人参与 | 时间:2025-10-30 00:58:11
相关文章
- 凉是凉了,但不是你要的秋凉!今晚至后天,梅州有大雨...
- 中原王美凤:7月香港新批按揭保险宗数回升7.7% 创一年新高
- CINNO Research:2025年上半年中国半导体产业投资约4550亿元 同比减少9.8%
- 硕问珠海丨引领深蓝,珠海怎样布局“海上新基建”?
- 中秋临近,“全梅州人”都在卖柚子!销售物流、线上线下多端发力→
- 事关存钱取钱 央行等三部门向社会征求意见
- 深圳这项数据排名第一!7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数据出炉
- 最高资助额度超200万元!中山大学启动青年科学家培育项目
- 追热点输出观点,“媒体+”培训课打开“粤牧优品”创新“密钥”
- 美股分化趋势达到30年高位 高盛推荐25只“特质驱动股”





评论专区